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

《紐約哈哈哈》,魯蛇之光

《紐約哈哈哈》(Frances Ha, 2013)的DVD硬殼背後文宣寫著:「七年級生的後青春成長紀事」,我很喜歡這介紹詞,只因為「後青春」似乎標記了屬於我這世代的徬徨與無助。

七年級,以民國紀年的頭文字指出1981-1991間時代的人。影片中主角,年輕的女舞者法蘭絲大概與我的年紀相去不遠(在電影中,她27歲)。法蘭絲遠離家鄉,在紐約追求自己的夢想與期望(像是日本年輕人的上洛、台灣年輕人的台北)。她在大學畢業後,尋求擔任正式舞者的機會潛伏在舞團,但位置不上不下,既無法成為正式舞者,卻也能承擔教授孩子技術的教師。


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

關心,微妙的惡意


  我生活的平庸、凡俗、毫無獵奇之處,走在平淡乏味的日常,沿途上學、返家、讀書、瀏覽網頁;與人的交流如同旱夏的溪水,疏疏落落,薄得露出期間的礁石,表面讓人感到生硬而乾癟。

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

遊牧民族是不會積累書的

楊照在臉書上發了一篇文章,[1]氣憤地訴說新北市文化局的無禮。文化局想要仿照谷阿莫[2]製作「五分鐘讀經典」的影片,藉此推廣民眾閱讀經典。文化局找上了楊照,想請他推介幾部經典,恐怕也是想憑藉楊照的名氣去宣傳(楊照曾在誠品主講一系列經典課程)。楊照對此批評了一番,痛罵文化局的無知。但楊照的文章有兩個部分,讓我讀了有些感觸:

我相信,仍然相信,紙本書才是閱讀的正統,無法被電子書取代。/紙本書有而電子書沒有的,其中一項是時間性,或說時間感。紙本書有新有舊,書會隨著時間變舊,也就是書跟我們活在同樣的時間消蝕中,即使印了同樣內容的書,新書和舊書就是不一樣,尤其是自己擁有過、讀過的舊書,那裡面自然烙刻了時間和記憶。

谷阿莫的方式只適合處理爛片,你們真的都不懂嗎?你們這樣對得起書,對得起圖書館這項人類文明事業嗎?

我在小時候也擁有對紙本書的迷戀,與藏書的幻想,是幻想而不是夢想,因為在長大之後就幻滅了。